陈欣,201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6班、文学院卓越教师实验班成员。曾任文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主任,班级副团支书。入学以来,在专业学习方面,四年平均综测排名班级第一,年段第四,获得两次专业奖学金,两次“三好生标兵”称号,一次“社会工作”单项奖;在科研学习方面,作为项目调研队长负责《乡村小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——以岩溪小学为例》,参与漳州市哲学社科重点研究课题《李叔同漳州踪迹的保护与弘扬》;在师范生技能方面,获得“田家炳杯”第八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。在第二课堂方面,获得“两赛”诗词创作一等奖,“外研杯”写作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。另有文艺稿收录于《闽南师范大学学报》《龙江青年》《芗草》《中华诵2022》等刊物,并参与《闽南文化与创意设计》一书的撰写。在社会工作方面,多次获得校“优秀学生干部”、校“青年志愿者标兵”等荣誉称号。现拟录取福建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,初试第二十八名,复试第一名。
一、望尽天涯路
我本就是个浪漫的人。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,兀自追寻风花雪月,喜欢无病呻吟的文字。高中时班主任说:你的英语很好啊,以后可以当英语老师。我说:要当就当语文老师。年少的话语成了一步一脚印努力的方向。于是在高考后的第一个岔道口,我毅然选择汉语言文学师范。我与闽南师范大学的故事,从那个炽热的九月开始。
(资料图)
文学院的课程每次都能带给我惊喜。从《诗三百》到《楚辞》,从唐诗宋词到现代文学三十年,从象形文字到帮滂并明……每位老师不仅身怀绝学,亦各具特色,于是我不断选择靠近,接触得越多,内心的悸动越强烈,无数次庆幸我选择了中文系,中文系选择了我。
青志的时光,同样丰富了我的四季。大一时我便带着一腔热情加入文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,成为策划部的一员。“残疾人家庭打扫”的爷爷奶奶总有数不完的故事,在我们离开时,他们依旧站在阳台目送;“国学支教”的小朋友活泼有趣,“老师你明天还会来吗?”“爱心图书室”将图书送到山区的小学,明亮的大眼睛让人明白坚持的意义……从台前到幕后,每一次活动都需要有人默默奉献,所以这一束光无处不在。
二、为伊消得人憔悴
“吹面不寒杨柳风”,不错的,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。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,混着青草味儿,还有各种花的香,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。
而作为一名师范生,所有的理论只为了站上讲台那一刻。在教师语言与微格教学,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,把理想化的教学片段丰富为真正的课堂,难题接踵而至。所幸在华侨中学的实习过程中,再次获得良师益友的协助,从一次次片段教学,到课堂实操,再到举办年段活动,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,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。
当选择了加入技能赛集训队伍时,注定是一场修行。历时十六个月筑成一剑,前往浙江师范大学参加“田家炳杯”第八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,我有了一个机会可以丈量一下此刻的自己与梦想之间的距离。回想这一路,无数次对恩师道谢,始终不及心中感激之情万一,一次次试讲指导反复磨炼,一篇篇课文挖掘思考,曾经删改数月只为磨一份教案,也曾一周一本教材无限车轮战,最后的荣誉属于这个团队每一个人。
这一条路属实艰辛万分,极限挑战的一年里,不断训练上课,见缝插针读考研书籍,焦虑、脱发、做笔记、多听、多看,一次次补缺删改,一次次推倒重来,在夜深的操场无声落泪,在舍友都睡了的夜晚孤独敲键盘,我回头才猛然发现被逼着迈出的一步步推着我离梦想更近了,而在这个过程当中,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有能量的自己。
三、灯火阑珊处
当我无数次孤独前行时,才突然读懂“江湖夜雨十年灯”。我的家人朋友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,让我可以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。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此刻的我,比从前更笃定、更努力,经历了比赛与考研的洗礼,我更加有信心了,我即将成为一名语文老师,我会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。
关键词: